淄博景观设计公司标志  
海创景观设计的联系方式
   
电话0533-8710254  
 
微博
山东景观设计公司的导航栏
景观设计的更多内容点击这里
淄博园林设计案例展示栏
 
淄博景观园林设计从这里开始
新闻中心
企业新闻
业内资讯
新闻内容 本站公告: 热烈祝贺海创景观设计营造工作室网站开通15周年!
 
竹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
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:hcyuanlin 发布时间:2023-5-23 8:28:17 阅读:751次 【字体:

      “华夏竹文化,上下五千年;衣食住行用,处处竹相连”。竹子是刻入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图腾,没有哪一种树木对中国人的影响比竹子更大、更深刻。苏东坡有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的赞美,王子猷有“何可一日无此君”的感叹。中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,也是与竹子有着最密切关系的国家。英国学者李约瑟在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中指出,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为“竹子”文明。从竹子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源远流长的关系、竹子在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、竹子与中华民族物质文明进化的息息相关中都可以得到丰富的证明,中国不愧被誉为“竹子文明的国度”。竹子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,在园林绿化中也广泛应用,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识别竹子,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,便于共同学习。

一、基本术语

1. 竹子:可简称为“竹”,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的总称,全世界约有70~80属1000余种。

2. 世界竹区:根据自然因素和植物区系地理学观点,把世界竹类植物地理分布划分为亚太竹区、美洲竹区、非洲竹区以及欧洲栽培竹区。

3. 中国竹区:根据气候、土壤、地形等自然因子特点,将中国竹类植物划分为华南竹区(丛生竹为主)、长江一南岭竹区(兼有丛生、散生竹生长的混合竹区)、黄河一长江竹区(散生竹区为主)和西南高山竹区4个区。

4. 经济竹种:具有较大经济利用价值的竹种。

5. 乡土竹种:当地自然分布的竹种。

6. 特有竹种:仅分布于特定区域的竹种。

7. 优良竹种:有优良经济性状或在生物、生态学等领域具有优良性状的竹种。

8. 大型竹:正常生长时,胸径大于8cm的竹类。

9. 小型竹:正常胸径小于3cm的竹种。

10. 地被竹:低矮、密集生长,覆盖于地表的竹类植物。

11. 竹林:以竹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林分。

12. 材用竹林: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标的竹林。

13. 笋用竹林:以生产竹笋为主要目标的竹林。

14. 笋材兼用林:以兼顾生产竹笋和竹材为目标的竹林。

15. 纸浆竹林:以制浆造纸为主要目标的竹林。

16. 防护竹林:以涵养水源、生态防护为主要目标的竹林。

17. 竹种园:以竹类植物保存,兼为提供繁育材料为主要目标的竹园。

18. 母竹园:以繁育母竹为主要目的的竹园或苗圃。

19. 竹子种质圃:以竹种遗传多样性资源收集、评价、保存与繁育利用为主的种质资源圃。

20. 幼竹:竹龄不超过一年的竹株。

21. 壮龄竹:处于发鞭孕笋或发笋最佳繁殖性能期的竹株。通常大型竹类为2-7年生竹株,中小型竹类为 2-4年生竹株。

22. 老龄竹:材质生长进入衰老状态或失去发笋能力的竹株。通常大型竹类为7年生以上竹株,中小型竹类为 4年生以上竹株。

23. 热带竹:通常指自然分布于热带或南亚热带为主的丛生竹。

24. 温带竹:通常指自然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散生竹。

25. 观赏竹: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竹种,主要包括观观秆、观笋、观叶、观姿。

26. 高山竹: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 m以上的喜湿耐寒竹种。


图片图片

二、形态与资源术语

1. 竹株习性:竹子生长的整体外在形态,包括直立型、攀援型、匍匐型、缠绕型。

2. 竹根:竹子的地下、地上的根的统称。尤指从竹蔸基部生长出来的根系。从竹蔸基部生长出来的竹根称为蔸根;从竹鞭鞭节生长出来的竹根称为鞭根。从秆节部发出的刺状根或枝条基部生长的吸收根称为气生根。

3. 竹鞭:竹类植物的地下茎。

4. 丛生竹:地下茎不能在地下无限延伸,由秆基上的芽萌蘖生长成竹,形成地面上多秆、呈丛状分布的竹种类型。又可分为秆柄极短的合轴丛生型或秆柄延伸的合轴散生型。

5. 散生竹:地下茎能在地下长距离延伸,鞭芽萌发竹笋出土成竹,或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延续生长,地上竹秆呈分散状分布的竹种类型。

6. 混生竹:兼有丛生型和散生型性状的竹种类型。即秆基侧芽既能直接萌发成竹,又能成长新的地下茎在土中延伸生长,由鞭节上侧芽萌发竹笋成竹。

7. 竹秆:竹子的地上茎,是竹子的主体。竹秆的地上部分称为秆身;竹秆上的节状部位,通常由上部的秆环、下部的篷环和内部的节隔组成竹节;竹秆上节与节之间称为节间;竹秆上节间的长度称为节间距。

8. 节内:竹秆上秆环、箨环两环痕之间的部位。

9. 秆环:竹节上部的环。为居间分生组织停止生长后留下的环痕,其隆起的程度随竹种的不同而异。

10. 箨环:竹节下部的环。为秆箨脱落后留下的环状痕迹。

11. 节隔:秆节部位的横向木质隔片。

12. 秆壁:竹秆的外围的实体部分,其厚度随竹种及其部位不同而异。

13. 竹腔:竹秆的内部空腔。

14. 竹髓:竹腔内膜状(笛膜)、片状、海绵状的层状物。

15. 秆基、竹莞、竹蒲头:位于竹秆的下部,常埋于地下,由数节至数十节组成,节间短缩,直径较地上秆径粗大,密生蔸根。

16. 秆柄、螺丝钉:竹秆的最下端部分,连接母竹秆基或地下茎,直径细小,节间很短,常实心或近实心,坚韧,由数节至数十节组成,有的粗短,有的延伸,有节和节间,节上有退化的叶,但没有根点和芽。

17. 竹枝:竹秆秆环上的芽萌发的枝条,包括主枝、侧枝、小枝、叶枝等。

18. 分枝类型:竹秆每节的分枝数目。

19. 单分枝型:竹秆每节上仅单生一个主枝,其直径通常与竹秆大体相近或稍小。

20. 双分枝型:竹秆的每节着生两个分枝,其中主枝较粗而长,侧枝较细而稍短。

21. 三分枝型:秆的每节上着生三个分枝,中央为主枝,其两侧各有一个侧枝。

22. 多分枝型:秆的每节上具数个至十数个分枝,有的排列成半轮生状,开展,先端下垂。主、侧枝大小因竹种 各异。

23. 枝捧:竹枝上各节着生的变态鞘状叶。

24. 秆槽:竹秆着生枝条一侧的沟槽。

25. 竹叶:着生在竹类植物末级分枝各节上,一至数枚不等,交互排列成二行,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。

26. 叶柄:叶片基部与叶鞘相连,收缩成的短柄状的结构。

27. 叶舌:叶鞘先端延伸出来的膜质部分,位于叶鞘与叶柄连接的内侧。

28. 叶耳:着生于叶鞘顶端与叶片相连接部位的耳状物,有圆形、卵形、镰形等形态。

29. 叶鞘:竹叶基部包被小枝节间的器官,具纵肋,上部中间常有一纵脊,顶端连接叶柄。

30. 竹花序:竹子的生殖器官。竹子不经常开花,花被退化为鳞片状或膜片状,细小,大部分无鲜艳的颜色和香气。

31.竹果、竹米、竹实:竹子的果实。常为颖果,俗称竹米。也有浆果、囊果、坚果状等。


图片图片

三、培育与经营术语

1. 鞭段:一段完整竹鞭的通称。

2. 鞭龄:竹鞭的年龄。新鞭经历幼龄、壮龄、老龄等阶段。

3. 来鞭:以某竹株为基点,鞭芽朝向竹株方向的鞭为该竹株的来鞭。

4. 去鞭:以某竹株为基点,鞭芽背向竹株方向的鞭为该竹株的去鞭。

5. 岔鞭:鞭梢在生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受伤或停止生长断梢后,其附近的侧芽萌发分化长成新的侧鞭。

6. 跳鞭:鞭梢在土中横向生长,有时钻出地面,在阳光的影响下又随即钻入土中,形成的弓形鞭。

7. 鞭竹:鞭梢出土后继续生长,抽枝长叶形成的竹株。鞭竹多发育不良。

8. 竹笋:指幼竹茎秆的幼嫩生长部分。大多数竹笋可以食用。

9. 笋干:笋干是以竹笋为原料,通过去壳、蒸煮、烘干、整形等工艺制取的干笋。

10. 笋衣:竹笋前端的幼嫩笋箨通过蒸煮、烘干制成的食材。

11. 笋尖:竹笋顶端部分。

12. 冬笋:通常指春节前尚未出土的毛竹笋。毛竹冬笋笋箨呈黄色,包裹紧密,被有绒毛。

13. 春笋:春季到初夏,生长出土的竹笋。

14. 夏笋:夏季节到初秋季节,生长出土的竹笋。

15. 鞭笋:散生竹竹鞭先端幼嫩可食的部分,为坚硬的鞭箨所包被,也称鞭梢。

16. 退笋:笋芽萌动形成竹笋后,未能长成新竹,而中途因各种原因停止生长并死亡的竹笋。

17. 单笋重:单个笋体的质量。

18. 笋长:从竹笋基部到笋尖的长度。

19. 发笋成竹:鞭芽发育出土至长成幼竹的过程。

20. 成竹率:竹笋长成正常幼竹株数与出笋总数的比率,与“退笋率”相对应。

21. 竹林密度、立竹度:单位面积上竹林的活立竹株数。

22. 秆形生长:竹笋出土后至幼竹高生长停止时的生长。

23. 竹林生长:竹林地上出笋、成竹、抽枝、发叶,地下行鞭、萌芽、长根等使竹林生物量增加的现象。

24. 节间生长:节间居间分生组织细胞的生长和扩大,使竹秆节间伸长的过程。

25. 竹苗:通过无性、有性等繁殖方式育成的竹子种苗。

26. 随釆随播:采种以后立即播种。竹类种子不耐贮藏,在采集后尽早播种,以提高发芽率。

27. 实生竹苗:利用竹子种子繁育的竹苗。

28. 胚苗、一代苗:竹子种子播种发芽后,经过一定时期完成高生长的幼苗。

29. 分蘖苗:幼苗基部侧芽萌发长出的苗木。

30. 丛苗:一代苗及其分蘖植株称为成丛幼苗,简称丛苗。

31. 丛苗数:每丛竹苗的株数。

32. 丛苗分植:立春前后,将一年生实生苗成丛挖起,用小刀将成丛苗蔸部按单株或双株分离,剪去三分之一的枝叶,黄泥浆粘根,移植到苗圃再行育苗的过程。

33. 根株育苗:将带有种子苗丛生性状的竹苗连根株挖起(多数已有20-40 cm的竹鞭),分植育苗的方法。

34. 竹枝育苗:利用部分竹子的枝条基部能萌发新根,可以独立成株的特性培育竹苗的育苗方式。

35. 笋蔸育苗:利用丛生竹采笋,笋蔸基部保留的笋芽,继续培育新苗的育苗方式。

36. 挖苗留鞭育苗:挖取竹苗后,利用留在圃地中的竹鞭继续培育竹苗的育苗方式。

37. 埋鞭育苗:用移埋竹鞭的方式繁育竹苗。

38. 埋秆育苗:将竹秆埋入苗床,激发竹秆主枝、侧枝基部休眠隐芽发芽生根形成新的竹株。

39. 埋节育苗:通过移埋具有隐芽的竹节的培育竹苗。

40. 埋蔸育苗:利用具有活芽的竹蔸繁育竹苗。

41. 母竹:用于移植造林的竹株。母竹要求竹龄1-2年,粗度合适、鞭根系统健壮。

42. 移竹造林:造林地上栽植母竹的造林方法。

43. 移鞭造林、埋鞭造林:在造林地上直接移埋竹鞭的造林方法。

44. 埋秆造林:将竹秆直接埋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。

45. 实生苗造林:利用种子繁育的苗木造林。

46. 竹林抚育:促使竹林速生、丰产、优质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所采取的培育经营管理措施。

图片

47. 竹林五水:黄河流域典型的竹林灌溉方式,每年在5个节气浇水,即迎春水、出笋水、拔节水、竹鞭水、封冻保 嫡水。

48. 断梢:采取人为或其他手段,将鞭梢或竹秆梢部截断,以去除顶端优势的经营措施。

49. 竹林摇梢、幼竹摇梢:毛竹当年幼竹开枝3-5盘时,用手推拉摇动竹秆,使竹秆梢头断落的经营措施,去梢后保留的枝条应在15盘以上。

50. 竹林钩梢:在竹子的当年幼竹抽枝展叶后的6-8月或10-11月,用锋利钩刀钩落幼竹竹秆梢头的抚育措施。去梢后保留的枝盘数应在15盘以上。

51. 竹林整枝:新竹抽枝后展叶时,在分枝处垂直打下3-5盘竹枝,以增加枝下高,提高竹秆质量。

52. 竹林疏伐、竹林间伐:伐去立竹度过大的竹林中的老竹、小竹和病虫竹等,以调整竹林密度的措施。

53. 竹林择伐:通常采用按年龄釆伐的方式,采伐年龄大的老竹,保留青壮年竹。

54. 竹林皆伐:竹林除一年生竹子外,全部釆伐的作业方式。

55. 大小年竹林:年间发笋成竹数量差异大的竹林,发笋成竹数多的年份称为大年,而相邻年通常发笋成竹数量明显减少,称为小年。

56. 花年竹林:年间的发笋成竹数量变化不大的竹林。

57. 竹林结构:与竹林生长关系密切的林分结构因子的组合,包括物种组成、竹林密度、立竹度、年龄结构、竹高、枝下高、粗度、整齐度、均匀度、叶面积指数、产量构成等。

58. 竹林复壮:对退化竹林进行生产力和生态功能恢复的技术过程。

59. 竹林演替:在同一个地段上,竹林演变为另一种森林类型的现象。

图片

四、计测与经理术语

1. 秆形结构:竹秆的形态构造。包括竹秆的全高、枝下高、胸径、节数、节间长度、节间围长、竹壁厚度、材积的分 布及其变化。

2. 节位:竹秆上每个节所处的排列位置。

3. 围长、围度:竹秆节间圆周长。

4. 枝下高:竹秆第一个分枝离地面的高度。

5. 枝盘:竹秆上每一分枝的节、枝、叶合称为一个枝盘。

6. 竹冠:每一竹株上着生主枝、侧枝、次生枝、小枝及竹叶所构成的冠层空间。

7. 竹冠结构:竹冠中竹秆、各种枝条、竹叶的数量及其在各盘枝上的分布。

8. 物种组成:竹林建群种的组成,用各物种树冠空间所占投影面积比例的十分法表示。

9. 年龄结构:一片竹林中各年龄段(度)活力竹的组成比例,一般用立竹株数的百分比表示。

10. 竹材产量:竹林年砍伐竹秆产量之和。

11. 竹笋产量:竹林年挖竹笋产量之和。

12. 发笋率:造林后萌发成笋的母竹株数占造林初植母竹数的百分比。

13. 成竹率:造林后萌发竹笋生长新竹的母竹竹株数占初植母竹株数的百分比。

14. 竹林立地级:按对竹子生长的适宜程度,将立地条件区分为的若干个等级。

15. 立竹均匀度:竹林内立竹分布均匀程度。用单位面积立竹平均株数与其标准差的比值表示。

16. 整齐度:竹株大小的差异程度。用竹林平均胸径与其标准差的比值表示。

17. 胸径:离地面高度130 cm处竹秆的直径。

18. 竹林年生长量:竹林每年或每度新竹竹秆产量或新竹株数之和。

19. 竹林经营方案:为合理组织竹林生产、科学经营竹林所编制的规划设计文件。

20. 竹林经营级:根据经营措施对竹林结构调与改善程度而区分的等级。

图片图片

五、采收与初处理术语

1. 成竹生长:秆形生长完成后,竹株内干物质的积累分材质增进期、材质稳定期、材质下降期。

2. 竹林釆伐:在竹林中砍伐竹子。竹林为异龄林,一般只能采取龄级择伐的方式。

3. 采伐年龄:准备采伐的竹株的年龄。竹子一般在竹材材质稳定期进行采伐。

4. 竹秆年龄识别:判断竹秆成竹年份的方法。有号竹法、龄痕法、观察竹秆皮色经验法等。

5. 号竹:用不易褪色的油墨在新竹秆上标注新竹年份。

6. 龄痕:竹子换叶时小枝枯死脱落的痕迹。竹子每换一次叶子,小枝顶端枯死

脱落,留下一个龄痕。

7. 度数:计算毛竹竹秆年龄的一种特殊的计数方式,即:新竹自形态建成后至来年换叶为一度,以后每两年 计一度。

8. 存三去四不留七:毛竹传统用材林经营参数,即宜留养三度(5年生)以下,砍伐四度(6年〜7年生)以上的竹株,七度以上竹株全不保留。

9. 伐竹季节:竹林釆伐的季节。竹林采伐不宜在生长季节里作业,而应在休眠期的晚秋、冬季及早春进行(一般 为10月初到翌年3月底)。

10. 伐竹原则:砍老留幼,砍密留疏,砍小留大,砍弱留强,砍内留外。

11. 带莞伐竹法:采伐竹株时,先锄开竹竟周围泥土,再砍断竹根,从竹竟基部铲断“螺丝钉”的伐竹方式。

12. 齐地伐竹法:从竹秆基部齐地砍倒竹株的伐竹方式。

13. 釆伐量:单位面积竹林中采伐竹子的数量。

14. 竹林生长级:按照平均胸径的大小来区分竹林的等级。

15. 原竹:未曾处理的完整的竹秆。

16. 竹竿:已经砍伐下来的脱落,留下一个龄痕。

17. 度数:计算毛竹竹秆年龄的一种特殊的计数方式,即:新竹自形态建成后至来年换叶为一度,以后每两年 计一度。

18. 存三去四不留七:毛竹传统用材林经营参数,即宜留养三度(5年生)以下,砍伐四度(6年〜7年生)以上的竹株,七度以上竹株全不保留。

19. 伐竹季节:竹林釆伐的季节。竹林采伐不宜在生长季节里作业,而应在休眠期的晚秋、冬季及早春进行(一般 为10月初到翌年3月底)。

20. 伐竹原则:砍老留幼,砍密留疏,砍小留大,砍弱留强,砍内留外。

21. 带莞伐竹法:采伐竹株时,先锄开竹竟周围泥土,再砍断竹根,从竹竟基部铲断“螺丝钉”的伐竹方式。

22. 齐地伐竹法:从竹秆基部齐地砍倒竹株的伐竹方式。

23. 釆伐量:单位面积竹林中采伐竹子的数量。

24. 竹林生长级:按照平均胸径的大小来区分竹林的等级。

25. 原竹:未曾处理的完整的竹秆。

26. 竹竿:已经砍伐下来的竹。

一、基本术语

1. 竹子:可简称为“竹”,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的总称,全世界约有70~80属1000余种。

2. 世界竹区:根据自然因素和植物区系地理学观点,把世界竹类植物地理分布划分为亚太竹区、美洲竹区、非洲竹区以及欧洲栽培竹区。

3. 中国竹区:根据气候、土壤、地形等自然因子特点,将中国竹类植物划分为华南竹区(丛生竹为主)、长江一南岭竹区(兼有丛生、散生竹生长的混合竹区)、黄河一长江竹区(散生竹区为主)和西南高山竹区4个区。

4. 经济竹种:具有较大经济利用价值的竹种。

5. 乡土竹种:当地自然分布的竹种。

6. 特有竹种:仅分布于特定区域的竹种。

7. 优良竹种:有优良经济性状或在生物、生态学等领域具有优良性状的竹种。

8. 大型竹:正常生长时,胸径大于8cm的竹类。

9. 小型竹:正常胸径小于3cm的竹种。

10. 地被竹:低矮、密集生长,覆盖于地表的竹类植物。

11. 竹林:以竹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林分。

12. 材用竹林: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标的竹林。

13. 笋用竹林:以生产竹笋为主要目标的竹林。

14. 笋材兼用林:以兼顾生产竹笋和竹材为目标的竹林。

15. 纸浆竹林:以制浆造纸为主要目标的竹林。

16. 防护竹林:以涵养水源、生态防护为主要目标的竹林。

17. 竹种园:以竹类植物保存,兼为提供繁育材料为主要目标的竹园。

18. 母竹园:以繁育母竹为主要目的的竹园或苗圃。

19. 竹子种质圃:以竹种遗传多样性资源收集、评价、保存与繁育利用为主的种质资源圃。

20. 幼竹:竹龄不超过一年的竹株。

21. 壮龄竹:处于发鞭孕笋或发笋最佳繁殖性能期的竹株。通常大型竹类为2-7年生竹株,中小型竹类为 2-4年生竹株。

22. 老龄竹:材质生长进入衰老状态或失去发笋能力的竹株。通常大型竹类为7年生以上竹株,中小型竹类为 4年生以上竹株。

23. 热带竹:通常指自然分布于热带或南亚热带为主的丛生竹。

24. 温带竹:通常指自然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散生竹。

25. 观赏竹: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竹种,主要包括观观秆、观笋、观叶、观姿。

26. 高山竹: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 m以上的喜湿耐寒竹种。


二、形态与资源术语

1. 竹株习性:竹子生长的整体外在形态,包括直立型、攀援型、匍匐型、缠绕型。

2. 竹根:竹子的地下、地上的根的统称。尤指从竹蔸基部生长出来的根系。从竹蔸基部生长出来的竹根称为蔸根;从竹鞭鞭节生长出来的竹根称为鞭根。从秆节部发出的刺状根或枝条基部生长的吸收根称为气生根。

3. 竹鞭:竹类植物的地下茎。

4. 丛生竹:地下茎不能在地下无限延伸,由秆基上的芽萌蘖生长成竹,形成地面上多秆、呈丛状分布的竹种类型。又可分为秆柄极短的合轴丛生型或秆柄延伸的合轴散生型。

5. 散生竹:地下茎能在地下长距离延伸,鞭芽萌发竹笋出土成竹,或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延续生长,地上竹秆呈分散状分布的竹种类型。

6. 混生竹:兼有丛生型和散生型性状的竹种类型。即秆基侧芽既能直接萌发成竹,又能成长新的地下茎在土中延伸生长,由鞭节上侧芽萌发竹笋成竹。

7. 竹秆:竹子的地上茎,是竹子的主体。竹秆的地上部分称为秆身;竹秆上的节状部位,通常由上部的秆环、下部的篷环和内部的节隔组成竹节;竹秆上节与节之间称为节间;竹秆上节间的长度称为节间距。

8. 节内:竹秆上秆环、箨环两环痕之间的部位。

9. 秆环:竹节上部的环。为居间分生组织停止生长后留下的环痕,其隆起的程度随竹种的不同而异。

10. 箨环:竹节下部的环。为秆箨脱落后留下的环状痕迹。

11. 节隔:秆节部位的横向木质隔片。

12. 秆壁:竹秆的外围的实体部分,其厚度随竹种及其部位不同而异。

13. 竹腔:竹秆的内部空腔。

14. 竹髓:竹腔内膜状(笛膜)、片状、海绵状的层状物。

15. 秆基、竹莞、竹蒲头:位于竹秆的下部,常埋于地下,由数节至数十节组成,节间短缩,直径较地上秆径粗大,密生蔸根。

16. 秆柄、螺丝钉:竹秆的最下端部分,连接母竹秆基或地下茎,直径细小,节间很短,常实心或近实心,坚韧,由数节至数十节组成,有的粗短,有的延伸,有节和节间,节上有退化的叶,但没有根点和芽。

17. 竹枝:竹秆秆环上的芽萌发的枝条,包括主枝、侧枝、小枝、叶枝等。

18. 分枝类型:竹秆每节的分枝数目。

19. 单分枝型:竹秆每节上仅单生一个主枝,其直径通常与竹秆大体相近或稍小。

20. 双分枝型:竹秆的每节着生两个分枝,其中主枝较粗而长,侧枝较细而稍短。

21. 三分枝型:秆的每节上着生三个分枝,中央为主枝,其两侧各有一个侧枝。

22. 多分枝型:秆的每节上具数个至十数个分枝,有的排列成半轮生状,开展,先端下垂。主、侧枝大小因竹种 各异。

23. 枝捧:竹枝上各节着生的变态鞘状叶。

24. 秆槽:竹秆着生枝条一侧的沟槽。

25. 竹叶:着生在竹类植物末级分枝各节上,一至数枚不等,交互排列成二行,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。

26. 叶柄:叶片基部与叶鞘相连,收缩成的短柄状的结构。

27. 叶舌:叶鞘先端延伸出来的膜质部分,位于叶鞘与叶柄连接的内侧。

28. 叶耳:着生于叶鞘顶端与叶片相连接部位的耳状物,有圆形、卵形、镰形等形态。

29. 叶鞘:竹叶基部包被小枝节间的器官,具纵肋,上部中间常有一纵脊,顶端连接叶柄。

30. 竹花序:竹子的生殖器官。竹子不经常开花,花被退化为鳞片状或膜片状,细小,大部分无鲜艳的颜色和香气。

31.竹果、竹米、竹实:竹子的果实。常为颖果,俗称竹米。也有浆果、囊果、坚果状等。


三、培育与经营术语

1. 鞭段:一段完整竹鞭的通称。

2. 鞭龄:竹鞭的年龄。新鞭经历幼龄、壮龄、老龄等阶段。

3. 来鞭:以某竹株为基点,鞭芽朝向竹株方向的鞭为该竹株的来鞭。

4. 去鞭:以某竹株为基点,鞭芽背向竹株方向的鞭为该竹株的去鞭。

5. 岔鞭:鞭梢在生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受伤或停止生长断梢后,其附近的侧芽萌发分化长成新的侧鞭。

6. 跳鞭:鞭梢在土中横向生长,有时钻出地面,在阳光的影响下又随即钻入土中,形成的弓形鞭。

7. 鞭竹:鞭梢出土后继续生长,抽枝长叶形成的竹株。鞭竹多发育不良。

8. 竹笋:指幼竹茎秆的幼嫩生长部分。大多数竹笋可以食用。

9. 笋干:笋干是以竹笋为原料,通过去壳、蒸煮、烘干、整形等工艺制取的干笋。

10. 笋衣:竹笋前端的幼嫩笋箨通过蒸煮、烘干制成的食材。

11. 笋尖:竹笋顶端部分。

12. 冬笋:通常指春节前尚未出土的毛竹笋。毛竹冬笋笋箨呈黄色,包裹紧密,被有绒毛。

13. 春笋:春季到初夏,生长出土的竹笋。

14. 夏笋:夏季节到初秋季节,生长出土的竹笋。

15. 鞭笋:散生竹竹鞭先端幼嫩可食的部分,为坚硬的鞭箨所包被,也称鞭梢。

16. 退笋:笋芽萌动形成竹笋后,未能长成新竹,而中途因各种原因停止生长并死亡的竹笋。

17. 单笋重:单个笋体的质量。

18. 笋长:从竹笋基部到笋尖的长度。

19. 发笋成竹:鞭芽发育出土至长成幼竹的过程。

20. 成竹率:竹笋长成正常幼竹株数与出笋总数的比率,与“退笋率”相对应。

21. 竹林密度、立竹度:单位面积上竹林的活立竹株数。

22. 秆形生长:竹笋出土后至幼竹高生长停止时的生长。

23. 竹林生长:竹林地上出笋、成竹、抽枝、发叶,地下行鞭、萌芽、长根等使竹林生物量增加的现象。

24. 节间生长:节间居间分生组织细胞的生长和扩大,使竹秆节间伸长的过程。

25. 竹苗:通过无性、有性等繁殖方式育成的竹子种苗。

26. 随釆随播:采种以后立即播种。竹类种子不耐贮藏,在采集后尽早播种,以提高发芽率。

27. 实生竹苗:利用竹子种子繁育的竹苗。

28. 胚苗、一代苗:竹子种子播种发芽后,经过一定时期完成高生长的幼苗。

29. 分蘖苗:幼苗基部侧芽萌发长出的苗木。

30. 丛苗:一代苗及其分蘖植株称为成丛幼苗,简称丛苗。

31. 丛苗数:每丛竹苗的株数。

32. 丛苗分植:立春前后,将一年生实生苗成丛挖起,用小刀将成丛苗蔸部按单株或双株分离,剪去三分之一的枝叶,黄泥浆粘根,移植到苗圃再行育苗的过程。

33. 根株育苗:将带有种子苗丛生性状的竹苗连根株挖起(多数已有20-40 cm的竹鞭),分植育苗的方法。

34. 竹枝育苗:利用部分竹子的枝条基部能萌发新根,可以独立成株的特性培育竹苗的育苗方式。

35. 笋蔸育苗:利用丛生竹采笋,笋蔸基部保留的笋芽,继续培育新苗的育苗方式。

36. 挖苗留鞭育苗:挖取竹苗后,利用留在圃地中的竹鞭继续培育竹苗的育苗方式。

37. 埋鞭育苗:用移埋竹鞭的方式繁育竹苗。

38. 埋秆育苗:将竹秆埋入苗床,激发竹秆主枝、侧枝基部休眠隐芽发芽生根形成新的竹株。

39. 埋节育苗:通过移埋具有隐芽的竹节的培育竹苗。

40. 埋蔸育苗:利用具有活芽的竹蔸繁育竹苗。

41. 母竹:用于移植造林的竹株。母竹要求竹龄1-2年,粗度合适、鞭根系统健壮。

42. 移竹造林:造林地上栽植母竹的造林方法。

43. 移鞭造林、埋鞭造林:在造林地上直接移埋竹鞭的造林方法。

44. 埋秆造林:将竹秆直接埋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。

45. 实生苗造林:利用种子繁育的苗木造林。

46. 竹林抚育:促使竹林速生、丰产、优质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所采取的培育经营管理措施。

47. 竹林五水:黄河流域典型的竹林灌溉方式,每年在5个节气浇水,即迎春水、出笋水、拔节水、竹鞭水、封冻保 嫡水。

48. 断梢:采取人为或其他手段,将鞭梢或竹秆梢部截断,以去除顶端优势的经营措施。

49. 竹林摇梢、幼竹摇梢:毛竹当年幼竹开枝3-5盘时,用手推拉摇动竹秆,使竹秆梢头断落的经营措施,去梢后保留的枝条应在15盘以上。

50. 竹林钩梢:在竹子的当年幼竹抽枝展叶后的6-8月或10-11月,用锋利钩刀钩落幼竹竹秆梢头的抚育措施。去梢后保留的枝盘数应在15盘以上。

51. 竹林整枝:新竹抽枝后展叶时,在分枝处垂直打下3-5盘竹枝,以增加枝下高,提高竹秆质量。

52. 竹林疏伐、竹林间伐:伐去立竹度过大的竹林中的老竹、小竹和病虫竹等,以调整竹林密度的措施。

53. 竹林择伐:通常采用按年龄釆伐的方式,采伐年龄大的老竹,保留青壮年竹。

54. 竹林皆伐:竹林除一年生竹子外,全部釆伐的作业方式。

55. 大小年竹林:年间发笋成竹数量差异大的竹林,发笋成竹数多的年份称为大年,而相邻年通常发笋成竹数量明显减少,称为小年。

56. 花年竹林:年间的发笋成竹数量变化不大的竹林。

57. 竹林结构:与竹林生长关系密切的林分结构因子的组合,包括物种组成、竹林密度、立竹度、年龄结构、竹高、枝下高、粗度、整齐度、均匀度、叶面积指数、产量构成等。

58. 竹林复壮:对退化竹林进行生产力和生态功能恢复的技术过程。

59. 竹林演替:在同一个地段上,竹林演变为另一种森林类型的现象。

四、计测与经理术语

1. 秆形结构:竹秆的形态构造。包括竹秆的全高、枝下高、胸径、节数、节间长度、节间围长、竹壁厚度、材积的分 布及其变化。

2. 节位:竹秆上每个节所处的排列位置。

3. 围长、围度:竹秆节间圆周长。

4. 枝下高:竹秆第一个分枝离地面的高度。

5. 枝盘:竹秆上每一分枝的节、枝、叶合称为一个枝盘。

6. 竹冠:每一竹株上着生主枝、侧枝、次生枝、小枝及竹叶所构成的冠层空间。

7. 竹冠结构:竹冠中竹秆、各种枝条、竹叶的数量及其在各盘枝上的分布。

8. 物种组成:竹林建群种的组成,用各物种树冠空间所占投影面积比例的十分法表示。

9. 年龄结构:一片竹林中各年龄段(度)活力竹的组成比例,一般用立竹株数的百分比表示。

10. 竹材产量:竹林年砍伐竹秆产量之和。

11. 竹笋产量:竹林年挖竹笋产量之和。

12. 发笋率:造林后萌发成笋的母竹株数占造林初植母竹数的百分比。

13. 成竹率:造林后萌发竹笋生长新竹的母竹竹株数占初植母竹株数的百分比。

14. 竹林立地级:按对竹子生长的适宜程度,将立地条件区分为的若干个等级。

15. 立竹均匀度:竹林内立竹分布均匀程度。用单位面积立竹平均株数与其标准差的比值表示。

16. 整齐度:竹株大小的差异程度。用竹林平均胸径与其标准差的比值表示。

17. 胸径:离地面高度130 cm处竹秆的直径。

18. 竹林年生长量:竹林每年或每度新竹竹秆产量或新竹株数之和。

19. 竹林经营方案:为合理组织竹林生产、科学经营竹林所编制的规划设计文件。

20. 竹林经营级:根据经营措施对竹林结构调与改善程度而区分的等级。

五、采收与初处理术语

1. 成竹生长:秆形生长完成后,竹株内干物质的积累分材质增进期、材质稳定期、材质下降期。

2. 竹林釆伐:在竹林中砍伐竹子。竹林为异龄林,一般只能采取龄级择伐的方式。

3. 采伐年龄:准备采伐的竹株的年龄。竹子一般在竹材材质稳定期进行采伐。

4. 竹秆年龄识别:判断竹秆成竹年份的方法。有号竹法、龄痕法、观察竹秆皮色经验法等。

5. 号竹:用不易褪色的油墨在新竹秆上标注新竹年份。

6. 龄痕:竹子换叶时小枝枯死脱落的痕迹。竹子每换一次叶子,小枝顶端枯死

脱落,留下一个龄痕。

7. 度数:计算毛竹竹秆年龄的一种特殊的计数方式,即:新竹自形态建成后至来年换叶为一度,以后每两年 计一度。

8. 存三去四不留七:毛竹传统用材林经营参数,即宜留养三度(5年生)以下,砍伐四度(6年〜7年生)以上的竹株,七度以上竹株全不保留。

9. 伐竹季节:竹林釆伐的季节。竹林采伐不宜在生长季节里作业,而应在休眠期的晚秋、冬季及早春进行(一般 为10月初到翌年3月底)。

10. 伐竹原则:砍老留幼,砍密留疏,砍小留大,砍弱留强,砍内留外。

11. 带莞伐竹法:采伐竹株时,先锄开竹竟周围泥土,再砍断竹根,从竹竟基部铲断“螺丝钉”的伐竹方式。

12. 齐地伐竹法:从竹秆基部齐地砍倒竹株的伐竹方式。

13. 釆伐量:单位面积竹林中采伐竹子的数量。

14. 竹林生长级:按照平均胸径的大小来区分竹林的等级。

15. 原竹:未曾处理的完整的竹秆。

16. 竹竿:已经砍伐下来的脱落,留下一个龄痕。

17. 度数:计算毛竹竹秆年龄的一种特殊的计数方式,即:新竹自形态建成后至来年换叶为一度,以后每两年 计一度。

18. 存三去四不留七:毛竹传统用材林经营参数,即宜留养三度(5年生)以下,砍伐四度(6年〜7年生)以上的竹株,七度以上竹株全不保留。

19. 伐竹季节:竹林釆伐的季节。竹林采伐不宜在生长季节里作业,而应在休眠期的晚秋、冬季及早春进行(一般 为10月初到翌年3月底)。

20. 伐竹原则:砍老留幼,砍密留疏,砍小留大,砍弱留强,砍内留外。

21. 带莞伐竹法:采伐竹株时,先锄开竹竟周围泥土,再砍断竹根,从竹竟基部铲断“螺丝钉”的伐竹方式。

22. 齐地伐竹法:从竹秆基部齐地砍倒竹株的伐竹方式。

23. 釆伐量:单位面积竹林中采伐竹子的数量。

24. 竹林生长级:按照平均胸径的大小来区分竹林的等级。

25. 原竹:未曾处理的完整的竹秆。

26. 竹竿:已经砍伐下来的竹。

 
 
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友情链接:   苏氏山水(山月园)   |   山东木门   |  
淄博海创景观设计营造工作室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:0533-8710254 鲁ICP备2022002335
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景观设计/园林营造/造价咨询
海创景观设计的微信